广州格鲁竞技官网有限公司欢迎您!

金发科技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3-08-29 22:49:38    浏览量:

  格鲁竞技官网化工新材料行业是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工业中最有活力和深具发展潜力的新领域,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军工的众多领域,是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跨越的关键领域,也是支撑我国战略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继而成为我国材料工业体系中市场需求增长最快的产品领域之一。根据我国行业分类,化工新材料范畴主要包括先进高分子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和石墨烯、纳米材料等其他前沿材料。其中,先进高分子材料可细分为高性能树脂、高性能合成橡胶、高性能纤维和功能性膜材料等。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新材料专委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化工新材料产量超过3,100万吨,预计到2025年,国内化工新材料的整体市场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国内化工新材料消费量超过5,700万吨,自给率达到78.0%。

  2023年上半年,国际经济形势较2022年更加严峻复杂。据世界银行在6月6日发布的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将增长2.1%,低于2022年的3.1%。全球产业链恢复缓慢、核心通胀居高难下、货币政策紧缩等因素使世界经济复苏依然充满不确定性。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将投产大量新产能,同时受国内经济增长放缓、消费需求下降的影响,主要化工产品自2022年底到2023年上半年生产利润率持续下降。目前,相关上游原材料价格处于相对低位,原材料价格的下行趋势有助于改善化工新材料行业的景气度。

  从长期看,国内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迎来迅速发展,但在上游关键材料领域仍处于高度依赖进口的背景下,进口替代将成为我国化工新材料行业长期发展的主旋律。相关的高端光学材料、高端碳材料、新能源材料、轻量化材料等市场消费需求旺盛,作为偏下游的化工新材料领域将是一条高成长赛道。同时,国家的“双碳政策”和环保要求的进一步趋严,一方面传统化石资源利用逐渐由“燃料”向“材料”转变,化工新材料发展将有望提速,另一方面生物基材料将逐步替代石油基材料。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测,到2030年,全球生物基化工产品占比有望达到35%。

  金发科技的主营业务为化工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改性塑料、环保高性能再生塑料、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特种工程塑料、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轻烃及氢能源、苯乙烯类树脂和医疗健康高分子材料产品等8大类。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用电器、电子电工、通讯电子、新基建、新能源、现代农业、现代物流、轨道交通、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医疗健康等行业,并与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目前,公司是全球化工新材料行业产品种类最为齐全的企业之一,同时是全球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为齐全的改性塑料生产企业。在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特种工程塑料和碳纤维及复合材料

  领域,公司的产品技术及产品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围绕高分子材料,逐步实现从单一改性塑料到多品种化工新材料的升级,产品结构不断向产业高端和高附加值的方向延伸。

  化工新材料因客户和市场需求各异,涉及的塑料种类繁多,不同产品的性能差异较大,产品的选择和加工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因此公司的业务模式是通过全球领先的技术研发平台和合理布局的全球营销网络,为各行业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定制化材料整体解决方案。

  主要是通过与国内外行业领先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大力推进原材料国产化,综合运用集中采购、远期合同采购、全球采购、长约采购等多种采购模式,保障原料稳定、安全的供应。

  生产模式主要为“以销定产”方式,即由客户提出产品性能和功能要求等订单需求,公司根据市场行情、原料和产品库存以及装置状况等情况,组织产品生产、检验并交付。

  销售模式主要以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全球领先的技术研发平台和合理布局的全球营销网络,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定制化材料整体解决方案。同时,由于定制化材料整体解决方案涉及的塑料种类繁多,不同产品的性能差异较大,产品的选择和加工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因此,公司在销售产品的同时还需要对下游客户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服务,这一业务特点决定了本公司以直销为主的销售模式。

  报告期内,作为全球最大的化工新材料生产和消费国,我国新材料产业正处于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等战略发展的关键机遇期。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新基建、5G通信、人工智能、VR/AR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速发展,为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但是,受海外通胀、地缘动荡等复杂国际经济环境影响,以及国内宏观经济呈现弱复苏状态,化工新材料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给公司的经营质量带来了诸多挑战和压力。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主动应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聚焦主营业务,加强科技创新,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一体化产业链竞争优势,依托公司全球供应链平台、技术研发平台和集团一体化营销平台的协同能力,公司为全球客户提供了更具竞争力的新材料整体解决方案,迸发了坚韧的发展力量,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公司营业收入持续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全球产能布局进一步完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克服了消费需求复苏不及预期的影响,改性塑料板块销量实现增长。产成品销量85.77万吨,同比增长5.19%;营业收入116.52亿元,同比下滑4.26%。

  行业概况:2023年上半年,我国汽车销量1323.9万辆,同比增长9.8%,其中国内乘用车销量1126.8万辆,同比增长8.8%。新能源汽车和出口成为汽车行业的主要驱动力,国内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实现374.7万辆销量,同比增长44.1%。汽车出口214万辆,同比增长75.7%。

  经营情况:①持续深化与客户战略合作。公司具备齐全的改性塑料及复合材料产品体系,依托在全球汽车行业客户全覆盖的市场优势,以“材料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模式深化与客户战略合作,不断拓宽轻量化“以塑代钢”、差异化“美学塑料”、智能化“塑造空间”等材料应用领域,公司通过不断创新,产品在汽车行业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目前在国内和印度车用材料市场份额稳居第一,在欧洲和美国的车用材料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在新能源汽车材料市场份额得到快速增长。②持续推进产品技术创新。公司聚焦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及其智能化的创新解决方案,与行业头部企业建立联合研发实验室,并参与制定了全球头部企业的材料使用标准,研发出满足新能源汽车复杂电磁环境、高电压安全性、低碳排放的耐高温无卤阻燃、生物基、低气味等多种高性能高分子材料,以及连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模压注塑先进工艺等,引领行业创新。③积极开展创新材料数字化和智能化基础建设。针对汽车部件的虚拟仿真、模拟精度的实际需求,公司加大了材料卡片数据的研发投入,积极开展创新车用材料数字化和智能化基础建设,为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储备未来项目。

  行业概况:2023年上半年,中国家用电器零售回暖。奥维云网数据显示,我国家电市场零售额同比增长4.4个百分点,受消费环境好转及高温天气等因素的影响,空调市场生产量9281万台,同比增长14.0%、销售量9090万台,同比增长11.9%,空调市场实现产销双增长。

  经营情况:①上下游协调联动,新业务稳步推进。公司研发的改性ABS和SAN等产品,满足了家电市场对于高性价比和高颜色稳定性的需求,形成了新的业务增长点。②推广高性能新材料,提升客户体验。公司研发的新型冰箱耐溶剂板材料和空调耐溶剂ABS材料,满足了行业环保要求的需要。③提升绿色材料解决方案,助力客户社会价值实现。公司加快了PCR产品认证布局和提升了碳足迹计算能力,实现了PA、PET、PBT等一系列PCR材料在家电行业的成功应用,助力客户社会价值的实现。

  3、电子电工材料:主要的电子电工(含电动工具)材料全球销量12.63万吨,同比下滑10.36%。

  行业概况:美国司联合市场研究报告、毕晓普联合公司(Bishop&Associates,inc.)等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电子电气行业改性塑料的市场容量约为140.4万吨。2023年以来,国内经济呈现弱复苏状态。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3年上半年电子计算机产量同比下降25.7%,微型计算机产量同比下降25%,智能手机产量同比下降9.1%,导致电子元器件的需求相应下滑。未来随着经济复苏,下游需求逐步向好,相关材料需求将会回升。

  经营情况:①把握行业热点,升级产品性能。公司研发了具有更高长期使用温度的PBT、PA等阻燃材料,满足了行业对高电流、高电压和高温升的要求,在继电器、连接器、光伏、锂电等行业广泛应用。②瓶颈,夯实行业地位。公司研发的超高CTI阻燃高温尼龙材料,解决了连接器在高电压情况下的难点问题,已在新能源连接器、低压电器等行业实现批量应用;公司研发的低成本高温尼龙材料,在通讯连接器等电子元器件上实现了批量应用,增强了产品竞争力。③创新绿色产品,落实低碳战略。公司研发的物理回收尼龙材料,有效降低了产品碳排放,在电子电工主要客户的材料评估中获得认可。

  行业概况:法维翰咨询公司(Navigant(syl))预测,2023年全球充电桩新增数量为312.9万台,较去年同比增长45.5%。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2023年3月的研讨会上作出预测,预计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将增长至280-330GW(较上年增长21.7%-43.5%)。整体而言,国家出台了新能源相关鼓励政策,但受行业前期产能过度扩张及原材料行情下跌因素的影响,新能源行业(光伏组件、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主要以“去库存”为主,生产需求增长率同比有所回落。

  经营情况:①光伏产业。公司研发的高可靠性工程塑料专用料,满足了光伏产品户外长期服役等苛刻要求,打破了国外材料的垄断地位,在光伏支架、逆变器的核心部件材料上取得了新的应用突破。②储能产业。公司与头部企业合作研发了高性能特种塑料,取得了在关键部件上的重要突破,在储能领域得到推广使用。③动力电池产业。公司研发出高性价比的动力电池PACK系统材料系列解决方案,如电池PACK包箱体、电池模组、高低压系统、电芯、电池上盖板及BMS壳体材料等,满足了该行业对绝缘耐压等特殊工况的要求,实现了对现阶段动力电池多元化共存状态的可定制化服务,扩大了需求范围和市场空间。

  行业概况:2023年上半年,全球传统消费电子产品,如音响、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出货量同比下降,但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智能家居、VR/AR、智能机器人等新兴消费电子产品出现大幅增长。据美国Grand View Research市场研究和咨询公司预计,2022年到2028年期间行业会保持4.9%的复合增长率。

  经营情况:①紧盯行业发展趋势,坚持原创技术迭代。公司研发的高良品率的可回收LAP天线材料,满足了电子产品轻量化和薄壁化的趋势,提高了产品报废后的可回收性问题,在手机和智能穿戴等产品上得到成功应用。公司研发的Type-C生物基材料,解决了传统消费电子Type-C塑料的不耐湿热、析出、加工难度大等问题,在行业统一Type-C的大背景下获得了诸多知名终端品牌的认可。②参与产品前期设计,提升材料美学性能。公司建立了消费电子产品的可靠性评估实验室,研发出斑点、流纹、多彩金属、珠光等创新型视觉外观美学材料,满足了消费者对产品高颜值的要求。③高质量PCR、生物基材料,助力行业低碳要求。公司建立和完善再生材料的分级管理和品质管控体系,研发出适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的高品质再生材料和生物基材料,助力行业低碳发展。

  行业概况:随着国内复工复产,经济逐步恢复,中国物资再生协会预计2023年我国废塑料回收量将超过2000万吨。在未来,再生塑料行业将加快从劳动密集型、应用随意型、产业松散型向技术密集型、应用规范型、产业规模化方向转变。此外,随着回收体系和技术逐步成熟完善,再生塑料作为一个新兴的千亿级市场,将不断吸引塑料产业内各环节龙头企业进场布局。

  经营情况:①深化废塑回收再生能力。公司完善了废旧塑料回收—前处理—再利用全链条生产技术,掌握了从城市、海洋、工业等多来源多品类废塑料回收处理能力,所生产的再生塑料广泛应用于包装、家电和消费电子等行业,实现了废塑料“塑尽其用”的循环利用。②全面升级废塑分选技术。公司研发的高效快速的图像识别算法、人工智能识别及分选动作自动控制系统,突破了混杂废塑料难分离的技术瓶颈,在高端化妆品、日化包装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③助力客户实现可持续发展。公司积极与包装、家电、汽车、消费电子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废塑料回收、全生命周期管理和低碳材料综合解决方案上展开战略合作,共同推动行业内再生材料应用,协助客户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7、改性塑料:公司依托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开拓材料在新场景的应用,如玩具、办公设备、现代农业、低速出行等行业。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产能布局成效显著,运营效率不断提升,行业地位日益突出,经营质量稳步攀升。新材料板块实现产成品销量7.7万吨,同比增长23.44%。

  行业概况:据卓创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PBAT市场整体呈现偏弱趋势。由于上半年多套新装置陆续投产试车,供应端货源宽松,下游需求未有较大改善,供需失衡格局较为明显,虽原材料BDO价格高位震荡,但因PBAT市场货源非常充足,下游按照刚需订单进行采购,价格整体偏弱。总体而言,供应端产能增长过快,行业格局表现为供大于需,市场价格竞争激烈导致主流生产企业开工积极性不足,行业产能利用率持续低位。

  经营情况:①提高差异化竞争能力。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具备合成18万吨/年PBAT/PBS及3万吨/年PLA树脂的能力。公司研发的差异化PLA产品,与PBAT产品形成互补效应,满足市场多方位需求;公司自主研发了吹膜级、挤出级、注塑级、流延级等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品,大力拓展了树脂市场份额,满足终端客户定制需求。同时,公司发挥改性传统优势,推动“双碳”目标下的绿色转型升级,研发了不同生物基含量的生物降解树脂产品。②构筑前瞻性研究,推进产业链延伸。公司布局生物基单体及生物基材料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建设,稳步推进年产1万吨生物基BDO项目建设。③拓展上游资源,保证原料供应。针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公司与主要上游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稳定主要原材料的价格,保障了公司的原料供应。④降本增效,提升效率。公司对合成装置实施了技术改造,降低了制造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

  行业概况:报告期内,在传统应用领域中,消费电子复苏不及预期,LED照明灯具和显示屏需求稳中向好。而在新应用领域,随着新能源汽车、储能、充电桩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以及高压平台的建立和推广,特种工程塑料因具有不可替代的突出的耐热性能、优异的高温电气安全性能以及出色的尺寸稳定性等综合优势,在以上新兴产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且快速增长。总体而言,特种工程塑料的应用场景在不断扩展,市场前景广阔。

  经营情况:①深挖行业潜力,拓展应用场景。公司开发的无卤阻燃PA10T材料,在新一代存储连接器上实现了国内外多家代表性客户大批量使用;公司开发的导电LCP材料,在新一代高速消费电子和通讯连接器上取得突破性应用;公司开发的高电气安全性无卤阻燃半芳香聚酰胺和高耐热LCP以及超高韧性、高耐冷却液挤出级特种聚酰胺等高性能材料,在新能源头部客户规模化应用于核心部件;公司开发的低杂质含量PPSU材料,成功应用在医疗器械、食品接触等新领域。②追踪前沿技术,提升成果转化。公司充分发挥聚合技术优势,稳步推进LCP薄膜在柔性覆铜板领域的应用验证,并积极推进挤出级LCP树脂在高强度纤维上的应用。③积极扩充产能,满足市场需求。公司已具备年产2.1万吨PA10T/PA6T合成树脂能力;年产0.6万吨PPSU/PES合成树脂项目按计划稳步推进,计划于2024年6月投产;年产1.5万吨LCP合成树脂项目按进度建设中,计划于2024年12月开始投产。

  3、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2,861.23万元,同比增长64.47%。

  行业概况:据贝哲斯咨询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市场调研报告分析,预计全球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市场容量在预测期间将会以8.4%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并在2028年达到49.42亿元。报告期内,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品应用需求增幅明显。

  经营情况:①公司研发的连续碳纤维增强工程塑料复合材料、阻燃连续增强PP复合材料等产品,解决了产品轻量化、高强度等技术难题,在光伏、工业级无人机、冷链物流车等多个行业实现了新的突破。②公司研发的不同阻燃等级耐高电压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解决了材料制备过程中阻燃不稳定、浸润不良、高温高湿条件下耐高电压击穿等技术问题,为推进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动力电池包周边的应用打下坚实基础。③公司研发的不同抗冲等级及抗穿刺性能的动力电池包底护板材料设计方案,解决了多材质复合的界面粘结性能问题,能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定制产品。

  行业概况:聚丙烯、环氧丙烷、丙烯腈等丙烯下游,是国民经济领域的重要基础化工材料,在汽车、家电、包装、管材、建筑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性能优异的中高端聚丙烯产品仍大量依赖进口。近年来,丙烯下游产品的产能均处于扩张状态,丙烯的需求持续增长。报告期内,国际原油价格逐渐走低,煤炭等能源价格持续下降,原料加工成本显著降低。国内丙烯行业盈利能力逐渐回升,呈现向好状态。

  经营情况:①换剂检修,优化生产。公司对PDH生产装置进行换剂检修,装置长周期运行稳定性增强,生产负荷提高约10%。同时,公司建设8000万立方/年的PSA氢气提纯装置及配套的下游充装项目,将提升副产物利用效益,项目预计2023年三季度投产。②项目完成中交,加速构建产业链一体化。公司120万吨/年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PTPE)及改性新材料一体化项目进展顺利,PP装置已于6月底实现中交,各装置设备已联动试车,预计2023年三季度正式投产。目前,公司已同步启动PP中试平台建设,研发高附加值专用料和多牌号共生产新工艺。③深耕新应用领域,打破材料进口依赖。公司研发了医疗级与光学级COC材料,解决国内重点应用领域“卡脖子”材料的技术难题,打破对材料进口的依赖。目前,公司已完成COC的小试,自主研发的COC中试装置将于今年三季度投产。

  2、辽宁金发:各生产装置保持安全稳定运行,部分装置已实现产销平衡,主要产品销量31.82万吨。

  行业概况:中国海关、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ABS需求主要集中在家电、汽车、箱包和玩具等行业。据统计,2021年我国ABS表观需求量为620.9万吨,同比增长4.09%。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及电器产品越来越趋向于小型化、多样化,而小家电的产品细分、种类增加,促使ABS树脂在该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报告期内,由于行业内共计有200万吨左右的新装置集中释放,且基本在4月份维持满负荷运行,上半年ABS产量较往年大幅增加,ABS价格较去年下跌22.6%。目前,中国电子电器行业正稳步发展,加上汽车和其他轻工行业的持续发展,未来ABS需求量将稳步增长。

  经营情况:①一体化产业链优势凸显,产品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公司依托集团技术研发平台,提升了装置利用效率,围绕箱包板材、头盔、两轮车、玩具等细分行业,开发出高强度、高光泽、高抗冲的专用材料,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②发力体系客户,客户基础稳定。公司依托集团营销平台,整合渠道资源,加大和家电、消费电子、玩具等行业头部企业的战略合作,优质客户群体的数量和质量稳步增长,行业影响力逐步提升。③布局海外市场,形成差异竞争。公司依托集团全球营销平台,组建海外销售团队,已在越南和泰国等国家形成稳定供应,月均销量超1,500吨。

  行业概况: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显示,随着多项支持政策的不断落地,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快速发展,近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54%,已成为全球医疗器械第二大市场,产业集聚度、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当前,随着社会常态化运营,防护用品等市场出现阶段性供过于求的局面,价格持续回落,渠道和社会库存较高。

  经营情况:①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公司产品已进入超1000家医疗机构、超1000家工业防护用品经销商、超40000家终端零售门店,以及建立了有影响力的电商销售平台,提升了公司品牌的影响力。②技术驱动创新,新品不断推出。公司研发的高效低阻口罩、完全生物降解口罩、生物可降解手套以及工业防护产品等创新产品,性能领先同行,获得市场的高度认可。③严控产品品质,产品已取得国内外诸多认证。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一类、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10件,如医用防护口罩、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一次性使用无菌手术衣等,使公司更多产品进入医疗机构和工业防护等应用领域。

  公司拥有印度金发、美国金发、欧洲金发、马来西亚金发四个海外基地。2023年,面对全球消费不景气,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作为公司在海外的重要销售平台和窗口,海外各子公司克服困难,积极调整经营策略,依托集团的营销平台、技术研发平台和供应链平台,抓住发展机会,经营成果进一步提升。

  报告期内,海外子公司积极引进国内行业拓展和产品应用经验,聚焦汽车、家电、电子电工、电动工具、新能源、电动二轮车等细分行业的市场拓展,已通过行业标志性客户的产品认证,并实现大批量供货。

  化工新材料广泛应用于下游各行业和各产品领域,经济波动将会对公司产品下游需求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经营业绩。国际环境愈发复杂多变,地缘、国内政策调整等使得我国经济政策呈现波动性,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一定的影响。受宏观经济、行业周期、地缘等因素影响,给公司产品销售带来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①在布局方面,公司将继续提升四大板块的经营质量,并稳步推进海外布局和全球化进程。②在产品方面,公司将依托领先的技术创新平台、全球一体化的营销平台以及供应链平台,坚持差异化的产品策略,持续研发新产品、优化产能结构,为客户提供更高性价比的材料解决方案,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③在运营管理方面,公司将加强运营能力提升,通过全球化经营管理推动降本增效,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①与上游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加强对原材料的采购管理,大力推进原材料本土化;②合理规划原材料的库存储备,保障原料稳定、安全的供应;③综合运用集中采购、战略采购等多种采购模式,并结合公司绿色石化上下游一体化协同优势,研发出高端品种、特殊品种的聚丙烯、ABS等产品,平抑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④持续提升工艺制造水平,优化产品结构,有效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所带来的经营风险。

  安全生产是化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关系到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第一原则。公司产品从石化产品、改性塑料到医疗健康防护用品,由于其行业特性,均可能存在安全和环保问题。在生产过程中,如存在管理不当、操作失误或设备故障等问题,可能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将对公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①践行“安全是生存之本”企业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坚持不懈落实国务院十五条硬措施;②执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以“精益制造、预防污染、安全健康、持续发展”的综合方针为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安全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安全环保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环保设施投入,加强设备日常运维管理;③强化能源管控力度,严抓”三违”管理,持续提升“三废”处理能力,积极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公司近年来不断开拓海外市场,宏观经济、行业政策、外汇管理政策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市场利率、汇率的波动,使公司在原材料进口和产品出口上面临不确定性风险。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①实时关注汇率变动情况,主动采用银行或金融机构提供的外汇避险工具,有效规避和防范汇率风险;②在签署外贸合同时,积极争取选用有利计价货币,增加跨境人民币使用,并附加“货币保值”、“汇兑风险共担”等风控条款,有效降低汇兑损失;③运用远期结售汇等工具有计划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最大程度防范汇率波动风险。

  伴随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已趋成熟。依托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发展,打造未来竞争新优势,是助力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数字化环境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并且数字化转型带来了生产模式和经营管理模式的变革,要求企业建立全新的组织架构和经营体系,这会和企业原本的生产经营模式相冲突,从而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

  公司持续优化“以业绩为导向”,推行岗位目标责任制,激励员工通过个人努力为公司创造效益,实现个人价值,最终实现员工和企业共赢。同时,公司为推动业绩增长和战略目标实现,使员工和公司共同成长,价值共享,先后推出了股票期权、员工持股计划和限制性股票等激励措施。

  公司的价值分享理念吸引和凝聚了大批优秀人才,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146人,博士141名。

  公司秉承“自主创新、技术领先、产品卓越”的研发理念,打造“13551”的研发体系(1个中央研究院、3个国际研发中心、5个分技术中心、5个化工新材料孵化基地和1个国家产业创新中心),逐步形成以技术研究、行业研究、产品研究三轮驱动的研发平台。

  报告期内,公司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共计5720件,其中包含4177件发明专利,727件实用新型,34件外观设计,492件PCT,290件国外专利,已获得的各类专利数量在国内制造业企业中处于顶尖水平。

  公司秉承“订单就是命令,合同就是老大”的营销理念,围绕客户需求打造全球协同的营销网络。在营销中心形成了以区域、客户、行业三位一体的客户服务体系。

  公司与上游供应合作伙伴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原材料供应质量、交期、价格综合优势明显,并通过打造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实现全球产供销一体化协同。

  公司始终高度关注质量,积极响应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坚持以服务顾客为关注焦点,秉承“标准立企、质量强企、客户至上”的质量理念,在卓越绩效模式框架基础上,将ISO9001、IATF16949、ISO14001、ISO45001、IEC、ISO/IEC17025、ISO50001、ISO10012等管理体系有机结合,形成金发特色的“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刚柔共混质量管理模式”,以实现客户高质量、产品高质量、供应链高质量、运营高质量和员工素质高质量的“五个高质量发展战略”。近年来,公司质量管理获得了业内广泛的认同与认可,先后获得中国质量诚信企业AAA、全国实施卓越绩效先进企业、广东省政府质量奖、江苏省省长质量奖、广州市市长质量奖、苏州市市长质量奖、上海市青浦区区长质量奖、天津市滨海新区质量奖等荣誉。

  金发科技在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61/SC9/WG27、ISO/TC330等多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担任重要角色。2009年承担全国塑料标委会改性塑料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目前参与技术委员会(TC)、分技术委员会(SC)、工作组(WG)25个,拥有国家级TC、SC、WG委员30余人;牵头和参与起草发布的国际标准9项,主持/参与制修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等180余项,涉及阻燃、增强、抗静电、再生料改性、降解塑料等领域,基本覆盖了金发科技的核心产品,分别获得国家标准创新贡献奖三等奖和开发区创新贡献奖一等奖,出版了《改性塑料标准手册》两版。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机器人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金发科技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石油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推荐新闻

关注官方微信